被嫌弃的「茶杯头致敬者」

全文约 1500 字,阅读只需要 4 分钟。

九月初,一款名为《魔法传送门(Enchanted Portals)》的游戏,悄然在各大平台商店中上架开卖。虽然声量寥寥,但其实有不少人一直在关注本作。

本作开发商 Xixo Games Studio 是来自西班牙的独立团队,成员只有两个人。早在 2019 年 10 月,他们便在油管上放出了首个概念预告片,用来为游戏的众筹计划做宣传,也是玩家初次了解到它的时间点。而视频里展现出的内容非常清晰:带有复古感的橡皮管卡通画风,平台关加 Boss 战的横板动作射击玩法,无论从哪个角度看,都像极了曾经火遍全球,至今余温不减的爆款《茶杯头》。

对此 Xixo Games 并没有任何遮掩,直言团队二人是《茶杯头》的狂热爱好者,《魔法传送门》的项目本就是为了致敬心中神作才会诞生。

从数据上看,宣传的效果不差。截至今日,这段预告的播放量已超过 120 万,半年后发布的另一个预告片更是突破了 200 万 —— 虽然里面并没有加入什么新东西。

但在随后开启的 Kickstarter 众筹中,《魔法传送门》却并未达到其 12 万欧元的期望,五百多位支持者的贡献金额仅为 19143 欧元,还不到目标的六分之一。

出乎意料的是,它并没有如数不清的众筹失败项目那样石沉大海。沉寂三年后,游戏居然宣布制作完成,并在不久后正式上线。虽然此时的热度已所剩无几,还是有不少人被预告的画面风格深深吸引,掏钱购入。

结果亲自一玩才发现,上当了。

《魔法传送门》的恶评如潮,基本可以完全归咎于 Xixo Games Studio 开发经验的匮乏,以及处处显现出的偷懒心态。预告片里所展现的,几乎已经是游戏的全部内容。

作为 2D ACT,《魔法传送门》的操作手感着实差劲。由玩家控制的小法师,行动起来丝毫没有茶杯头小子的细腻灵活。按键反馈粘腻滞后,跳跃感极度沉重,连冲刺等操作都附带令人恼火的惯性,有种要与古早《恶魔城》和《魔界村》系列一较高下的气质。

要命的是,流程里充斥着大量平台跳跃环节。在糟糕操作感的影响下,通过这些地段变成了相当棘手的挑战。

关卡设计是其另一大弊病所在。基本上,所有平台关的构成,都是三四种敌对元素的反复堆砌,并以杂乱无章的形式散落的场景全程内。这个设定令本作的游玩过程重复而单调,同一关从头到尾的体验都趋近雷同,没有起伏递进,缺乏必要的设计感。

游戏在音画方面的表现同样不尽人意。繁多的画面元素配合满屏乱飞的弹幕,很容易让人眼花缭乱。音效更是极尽糊弄之能事,要么完全没有,要么用免费素材替代。唯一能拿出来说说的是 BGM,有几首曲目颇具风味,比如西部关的主题曲,给笔者留下了较深的印象。

综合来看,《魔法传送门》的整体素质距离它的致敬目标差之千里,某些地方的表现甚至接近 Flash 游戏。然而更让用户们怒火中烧的,是游戏的价格策略。

它对自身的定位,是 20 美元量级。国区 Steam 售价为 76 元人民币,相比 68 元的《茶杯头》还贵了 10%。PS5 版本 在港服上也卖到了 148 港币,与《茶杯头》的 155 港币相差无几。

刚上线时,游戏在 Steam 评价体系上的好评率只有 7%。即便两周后的现在,138 个评论里也仅有 28% 的人给出了好评,多半差评基本已是盖棺定论。

平心而论,《魔法传送门》并非一无是处。如果仅仅作为粉丝创作的免费程序,大家或许会对它保持宽容态度。但既然是正儿八经上市销售的商品,伴随相对高额的定价,玩家收获的却是不足《茶杯头》一半的内容量,联合前面提到的种种弊病,评论区被差评淹没可谓理所当然。

致敬有风险,模仿需谨慎。自身经验不足的条件下,立项前最好提前深思熟虑一番,这算是《魔法传送门》用实际行动带给独立开发者们的最直观警示了。

为您推荐

发表评论

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